中国体育史:荒废于动荡、觉醒于奥会、行动于
发布时间:2023-10-14 15:46

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追求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运动,这是中国代表团在近几届奥运会以来不断摘金夺银,同时保证中国队战绩稳定在奖牌榜前三的重要原因。

  然而,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,中国在建国后参加的8届奥运会、长达35年里都没有得到一块金牌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这竟是诞生全运会的直接原因,同时也是中国人试图摘掉“东亚病夫”这个帽子的根本原因。

  1908年《天津青年》(也有说是1910年南京运动会上发出的疑问)发出了那段著名的“奥运三问”: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?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?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?

  1932年,爱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不惧生命危险,面对日本关东军的威逼利诱,他愤然急呼“苟余之良心尚在,热血尚流,又岂能忘掉祖国,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!”,随后公开声明将以中国运动员的身份参赛,那时爱国将领张学良慷慨捐献8000银元(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万人民币,的确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数目),资助其悲壮上路。

  可惜的是,刘长春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就已经被淘汰,而随后由于舟车劳顿,再加上前几日比赛的消耗,最终放弃了剩余400米的比赛。值得一提的是,那届奥运会就连缅甸都拿到3块奖牌,而英属印度竟然还拿到一块金牌。

  4年后的柏林奥运会上,这次中国派出了69人的“庞大”阵容,参加了田径、游泳、举重、拳击、自行车、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,不过令人遗憾的是,除了撑杆跳进入复赛以外,其余项目全部在初赛中就已经被淘汰,而最终在这届奥运会中,中国人再度空手而归。

  在归国途径新加坡的时候,当地报纸还登上了一张专门嘲讽中国人的漫画:在奥运五环旗下,一群头蓄长辫、长袍马褂、形容枯瘦的中国人,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,题为“东亚病夫”。

  那个时候,专政,刚刚结束长征,直到1949年,中国一直处在中日交战和中国内战的纷乱中,百姓民不聊生,政府无心管理,何谈体育事业的发展?中国人对“东亚病夫”的称呼空有愤怒,而又无计可施。

  建国后首次参加的奥运会,是1952年在芬兰举办的的赫尔辛基奥运会,对外面临国际封锁,对内国家百废待兴,吃不饱穿不暖,哪里还有闲工夫练身体?所以中国代表团再次名落孙山。

  而苏联代表团拿到了22块金牌高居奖牌榜第二名,中国健儿羞愧难当,后来在回国之前还特意参观了苏联的体育设施,回国后奥运代表团专门向党中央做了报告,随后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国内体育,因此专门致电贺龙,要组建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。

  只要中国人想做好的事,就一定能做到,没有苏联专家的帮助,中国不照样造出了,没有苏联的帮助,中国不照样在朝鲜战场取得了胜利。

  没有了战争,为了摘掉那顶伴随中国人大半个世纪的帽子,中国终于可以施展她的“才华”了。

  经过几年的筹备,全国诞生了19个体育协会,基层体育组织甚至达到了3万个,在1959年之前,中国体育竞技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,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,党中央决定在1959年国庆节前后举办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,而这个日子最终确定为1959年9月13日,开幕前,毛主席还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。

  在开幕式上,毛主席与一边看着比赛一边谈论着,然后偶尔也会罕见地拿出眼镜,眼镜不好使了,他还会让工作人员拿来望远镜,可见毛主席非常关心运动健儿的表现,也许他还惦记着当初在长沙新民学会时提出的“健壮的而非体弱的”主张,这是根据陈独秀在《新青年》提出的新青年的6条标准之上的思考。

  在看到中国体育健儿在全运会上的英姿和体育盛事的繁荣之后,郭沫若兴奋地发表了《全运会闭幕》的诗:中华儿女今舒畅,“东亚病夫”已健康。

  当中国举全国之力发展体育运动的时候,本应该也是中国在奥运会上扬眉吐气的时候,但不幸的是中国遭遇了文化浩劫,而那场浩劫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年,中国才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“金牌梦”,福建人许海峰成为了英雄,他在射击比赛中为中国队拿到了历史首块奥运金牌。

  他在洛杉矶帮助中国人实现了奥运金牌“0”的突破,也在世界的瞩目之下击碎了那个写着“东亚病夫”的牌匾,更回答了65年前“奥运三问”的第二问。

  在和平年代,体育健儿为国争光最好的方式就是夺得金牌,就像在战场上立头功一样。那个时候,中国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国家,唯有一块金牌才能唤醒国人的民族自信心,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金牌,变成了最神圣的东西。

 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中国的各行各业百花齐放,百尺竿头,体育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5枚金牌,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16枚金牌、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16枚金牌、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28枚金牌、2004年中国32枚金牌、2008年北京奥运会48枚金牌……直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队38枚金牌。

  1908年发出“奥运三问”整整一百年后的2008年,中国北京举办了奥运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届奥运会,“奥运三问”至此全部有了答案。

  巍巍山河、壮我华夏,忍辱负重、百年沧桑。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“东亚病夫”,只要中国人想做好的,就一定能做好,无论什么。

  现在中国健儿可以很轻松地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,我们有举重、跳水、乒乓球等优势项目,我们也能在射击、皮划艇项目上实现突破,甚至在亚洲人不太擅长的短跑项目中,一个叫苏炳添的老将跑出了9秒83的成绩,这是一百多年来人类历史百米第十二好成绩。

  如今,我们已经不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只身一人参加奥运会时的可怜、寒蝉,东京奥运会我们中国代表团的人数是777人,为各国之最,更不是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上颗粒无收的耻辱、懦弱。

  现在,虽然我们同样非常喜欢金牌,希望它越多越好,但早已经没有以往那样地痴迷,癫狂到了近乎病态。即便很多人没有拿到金牌,但是付出努力、展现出了中国人努力奋斗或者良好体育风尚,他们同样受到了国人的喜爱,甚至就连那些不属于中国的外国选手,因为比赛失误或者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友好,同样令国人为之感动、为之加油。

  【生态体育】体育场馆园区小镇综合体投资设计运营规划,康养文旅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升级。